2005年,关于国产手机行业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当属手机核准制的施行。从严格的牌照审批到推行核准制,体现出手机主管部门对手机行业的政策渐趋开放,新生手机企业也可以放下包袱,投入到火热的手机市场竞争中。
这样不可避免的是,新老手机阵营将直接对垒,加上洋品牌手机的步步进逼,使得本已硝烟弥漫的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。
在手机进入多媒体时代之后,市场细分如何推陈出新,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构筑,手机企业尤其是国产手机的发展前景成为业界关心的热点话题。2006年,伴随着洋品牌手机的继续进攻,国产手机企业如何应对并开疆拓土?手机产业将走向何方?手机的地盘谁将做主?
格局篇:国产手机急需再造优势
如果说2004年国产手机赢得半壁江山成为国产手机诞生以来的里程碑的话,那么2005年,国外手机巨头也充分意识到国产手机在渠道及价格的优势,加强了满足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产品研发,双方在这一年形成拉锯战。
日前,由赛迪数据发布的第六届CCID中国手机用户满意产品调查结果显示,在获得“用户满意品牌奖”的名单中,除了诺基亚、摩托罗拉、索尼爱立信以及三星等国际巨头外,中国本土企业波导、海尔和夏新也赫然在列。海尔更是凭借2005年推出的超级智能娱乐手机、超薄超长待机系列手机、MP3丽音炮系列手机和智能快客系列等个性化产品,确立了自己在国产手机中的强势地位。波导也凭借2005年出色的海外市场战略,在获得各奖之外还获得“年度海外市场开拓成就奖”。
尽管如此,国产手机的市场状况仍然不容乐观。赛迪数据通信行业情报咨询部副总经理刘建华就表示,调查中发现,手机进入多媒体时代,国产手机的竞争力依然不强,国产手机还应该在产品、服务和营销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,加速产品升级和增值服务潜能的开拓。
篇:TD-S手机可望占据先机?
现在已经比较明朗,未来时代,国产标准TD-S-S将占有一席之地,此前TD-S产业联盟内部更是乐观估计TD-S将占市场1/3的份额。种种迹象表明,在三大标准中,TD-S将是不确定因素最小的。由此可以预见,TD-S手机也将抢得一个不错的“发车位”,从而在未来的手机角逐中占据先机。
来自信息产业部的预测数据显示,到2010年,我国的用户将会超过2000万。刘建华表示,因为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,国产企业无须跨越技术壁垒,依托国内巨大的市场和低廉的成本优势,TD-S手机完全可以笑傲未来手机市场。目前,夏新、联想、英华达等都已经推出TD-S手机。刘建华预测,国产手机有望借TD-S赢得先发之机,重拾被洋品牌抢去的“疆土”。
对此,诺盛电信咨询则有不同声音。该公司电信分析师韩小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TD-S-S手机市场发展初期,国内厂商可能占据优势,但从中长期来看,由于国内厂商在2.5G手机市场表现不佳,由此引发在TD-S-S手机研发上的实际投入也十分有限,因此也削弱了其冲击国际品牌的力度。“但由于有信息产业部的专项基金等的扶植,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将给TD-S注入强大的后劲。”韩小冰表示。
应用篇:当Mobile遭遇Blog……
2005年,手机成为消费者彰显个性化的平台,无论是娱乐手机还是,用户在个性化需求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。而网络上2005年最火的当数Blog(博客),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第四代互联网交流方式,甫一露面便吸引了一大批网民拥趸,成为网民发布信息,共享信息的互动平台。但由于互联网物理性质的局限,加之用户对于个性化需求的提升,当博客遇到手机时,一种新的博客方式诞生了,这就是被称为“第二代博客”的Mblog(移动博客)。
Blogcn的胡之光表示,Mblog不再仅限于个性化日志,在博客、可拍照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三者结合的基础上,用户通过手机可以上网进行信息浏览、在线交互,在线发布日志、图文、音视频媒体等手机端信息,真正实现移动运营商所强调的“无处不在”。
目前,我国有1.3亿网民,手机用户也即将跃至5亿,这背后蕴藏的“金矿”将无法估量,而其产生的冲击也将直接作用于我们目前既有的产业格局。电信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所高级咨询师范玉钟就表示,Mblog的创新和颠覆性特征,对移动运营商、博客类网站和终端厂商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冲击。